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作文 > 800字

元宵节的作文800字

时间:2025-11-21 19:00:13
有关元宵节的作文800字九篇

有关元宵节的作文800字九篇

在平平淡淡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,作文是由文字组成,经过人的思想考虑,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。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,你确定会写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800字9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元宵节的作文800字 篇1

我的家乡有一座始建于明朝弘治丁巳?1497 年的龙泉古寺。自龙泉寺建成后,附近的村民每年都要举办元宵节的龙泉盛会,坝子中的关索戏、龙灯、狮子、花灯、打秧佬、般打等古老的文艺表演都要在山上表演。龙泉盛会期间,立在龙泉寺大门外的两炷大香可称得上“世界之最”。大香高6米,顶口最大直径为1.3米,底部直径为0.33米。两炷大香如倒锥形插在专门用青石打制的香座上。由于制好的大香彩绘得五彩缤纷,又高又粗,远远望去,犹似两座倒立的彩塔,蔚为壮观。

大香的制作要经过几十个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。其做法是:先选一棵碗口粗、6米长的树干为支撑,除留出约一米长的干做插香用外,用篾圈按圆锥形往上编扎,并每隔一米左右用横木做一十字架将树干固定于中心,同时也为在香内装香面的人好上下,两炷香的骨架编扎完后,表面用白纸糊好,由民间艺人绘图、扎花或贴上民间绘图。香面要待两炷香在龙泉寺门外竖立起来后再装,因为大香是在新街编扎,新街离龙泉寺还有近三公里的山路,若在山下就装香面,送上山时就抬不动。并且送大香时还要举行隆重的送大香仪式才能起抬,从新街起抬送大香的日子为正月十五日,两炷香一炷在前,一炷压后。抬大香是用木架支撑,每炷香由四人抬,还有四人用拉绳在四周平衡。这天,送大香时关索戏、龙灯、狮子、花灯、打秧佬、般打等文艺队伍开始表演,锣鼓声、鞭炮声、龙舞、狮舞、花灯的崴步,关索戏、般打的表演,包括穿红戴绿送香的群众约两三千人的队伍,塞满行进的大道,长达一公里多,气氛相当热烈,大香一直要送到龙泉寺大门外。待两炷大香插入坚硬的青石香座竖稳后才息鼓、停舞。继后,选派十几名青年抬上竹梯,分别爬上两炷香的顶口,钻入香内,装填已准备好的香面。香面为一层细锯木,一层柏枝面,一层碎树叶、一层薄细砂?主要防止燃明火 。按此顺序将两炷香装填到顶口。中午开始点香。由青年人从梯子爬上大香,把点燃的小香插入顶口香面上,大香随着燃起来。这时广场上的演出开始进行,这天也即是盛会的高潮。这两炷香一直要燃一个月,每天有四方八面的群众不断来参拜庆贺。大香燃完也正是当地备耕春耕开始,故而据传,龙泉寺盛会点大香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现在已变为当地群众以娱乐为主的民俗活动,并且这一民俗活动一直相沿至今。

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,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。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。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,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,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,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。

元宵节的作文800字 篇2

千呼万唤,夜幕终于悄然降临了。刚放下碗筷,我便催着妈妈带我去逛街,听说,市民广场还有猜灯谜活动呢。

家家商店门口都张灯结彩,大马路上车水马龙,挤得水泄不通,喜庆的节日氛围便在这人来人往的欢笑声中,一下子盈满了整个城市。我一看这情形,忙对妈妈说:“妈妈,你瞧大路上人太多了,我们还不如绕小路呢!”没等正侧着头打电话的妈妈同意,我就拉着妈妈的手拐进了去市民广场的小弄堂。弄堂里的人不多,路两旁倒是停满了大大小小、各式各样的汽车,我心想:肯定也是去猜灯谜的,大路上不好开,只好停在这儿,步行去了的。看来还是我和妈妈明智啊!我越走越快乐,越走越兴奋,脚步也越来越快,心里那个劲儿可比喝了蜜还甜。

市民广场上早就成了欢乐的海洋了:正中间大型浮雕成了天然的舞台背景,几个窈窕的姑娘正在纵情高歌;舞台下面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小伙子,他们身穿金黄色练功服,头系红头巾,一个个神采飞扬,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他们手中的龙灯啦!广场周围用红线高高悬挂着一条条的灯谜,很多人正好奇地围着猜呢!我好不容易挤进了人群,凑上去一看,呀!这么早就被人猜走一大半啦?我忙拉着妈妈兴致勃勃地猜了起来……

最后一抹橙色的晚霞在西方的天空中悄然隐去;微风拂过树梢,树枝儿轻轻地唱着歌,似乎是在向人们宣告:夜晚到来了。等待着,等待着,等待着第一颗“星”——烟花的诞生。只听“砰”的一声,一朵火红的“玫瑰”蓦然窜了上去,一下子打破了夜空的宁静。啊!真漂亮!“啪”!一朵淡金色的“百合”四散开来,落落大方地装点着夜空……每朵飞上来的“花儿”都有着一个美好的祝愿,一个对家人的祝福。

“啊,快看那儿!五颜六色的就多像孔雀开屏呀!”一个稚嫩而甜美的嗓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。“对呀,对呀!”边上的一个小女孩回应着。我回头一看,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,她正用手指指着天上那些五彩缤纷的烟花,小脸上洋溢着欢乐。看着她那可爱的笑脸,我也不由地露出了会心的微笑。

咦?天上的星星怎么还会飞呀?再一看,原来是人们放飞的孔明灯。只见那些孔明灯闪烁着暗红色的光芒,一个挨着一个,一个跟着一个,有时排成一排,有时又分散开来,可真像一群顽皮的孩子,在和我们一起欢庆节日。仰着头,随着人流慢慢往前涌,看着看着,我不由地醉了……

元宵节的作文800字 篇3

“谁家见月能闲坐,何处闻灯不看来?”在中国,每逢新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,赏灯猜谜,吃元宵是中国的一大民间风俗。而制做花灯是我国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,祖国的骄傲。但是,花灯的制作,也是颇为讲究的。今天,我就过了一把做花灯的瘾。

正月初十下午,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宝鸡日报社,参加了“农行杯”我来做花灯宝鸡日报小记者实践采风活动。我看到好多小记者都已经到了,按照事先编好的组,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,满怀期望与好奇。今天的活动还请到了一位民间大师来教我们做花灯,做花灯的材料都是提前准备好了的,有竹篾和纸等,而有些组的桌子上准备的是扎好的飞机灯的架子、彩纸、颜料以及浆糊,而我们这组是做兔子灯的。开始做花灯了,老师先教我们如何绑扎花灯架子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我们开始动手做了。首先,我拿起一根竹篾,把两头连在一起,然后用细绳扎起来,就成了一个大圈。初次做,我有点笨手笨脚的,等到做下一个的圈的时候,就顺利的多了。共做了二个大圈,两个小圈,我开始了我的“紧箍之环”计划:在一个大环上套另一个大环,把它们交叉绑在一起,接着又把两个小圈绑在两个大圈的中间以后,再调整好距离,兔子的身子就扎好了。然后开始做兔子头。我又做了两个中等的圈,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这两个小圈扎在兔子身子上。哈哈,一个兔架子就做好了!就在我洋洋得意的时候,“嘣----啪!”一条绳断了!唉呀,可惜了人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果呀!我只能抢救它了!幸好,我很快就又把它绑好了,真是有惊无险呀!好了,现在我应该开始第二道工序,给灯笼糊纸了。我先在头部的一个圆圈上涂上了浆糊,把裁好的纸糊在上面,接着把它加固了一下,又把周 ……此处隐藏3301个字……张灯结彩,欢庆狂欢,“一曲笙歌春如海,千门灯火夜似昼”,使这一节日更加兴盛。

节日期间,灯月交辉,游人如织,正如唐代诗人张说所描绘的:“花萼楼前雨露新,长安城里太平人。龙衔火树千灯焰,鸡踏莲花万岁春”。李商隐的诗曰:“月色灯光满帝城,香车宝辇溢通衢”,描绘了当时观灯时车水马龙的宏大场面。流传到宋代,在元宵之夜悬灯欢乐的范围更加盛况空前,花灯的装饰造型也更精美,灯节带给人们更多欢乐,更多光明。诗人苏东坡有诗云:“灯光家之有,笙歌处之楼”;大词人辛弃疾也曾有著名词作: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风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”这些诗词描绘了当时元宵佳节满城花灯齐放,通宵达旦,歌舞笙乐的壮观场面。到了清代,据《京都风俗志》记载:清代太平年间每年传统元宵佳节都是:“通街委巷,灯光星布珠悬,皎如白昼”,“王孙贵客、士女儿童,倾城出游,谓之逛灯”,由此可见传统元宵佳节观灯的热闹场面。

到近代,这一习俗代代流传,至今仍经久不衰。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前和屋内悬挂彩灯、大红灯笼,全家团圆,围坐一起,观花赏灯吃元宵,象征着“团圆美满,丰收和睦”,同时这一天还标志着是春节欢乐的最后一幕,热热闹闹过完了“传统元宵佳节”,才算是真正过完了春节。

宋代诗人欧阳修诗曰:“去年元宵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说明在这灯好月明人团圆的喜庆佳节里,亲朋好友相约团聚,早已是民间庆春节的重要习俗。如果在团聚时捧去一把鲜花,携带上一个花篮,让美丽娇艳的鲜花送来一个吉祥幸福的欢乐好运,会给朋友相聚增添无比欢乐的心情,这时应该选用寓意团团美美、如意祥瑞的花材,如火红的火鹤花、满枝悬挂形似红爆竹的炮仗花、鲜艳的孔雀草、象征明媚春天光明的银芽柳、闪烁洁白繁星的满天星等,都会展现出一片祥和安乐的氛围,为亲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愿。

元宵节的作文800字 篇8

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,又称为“上元节”,春灯节,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其为“宵”?,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(引自“百度百科”)

元宵节的习俗很多:吃元宵、观灯、猜灯谜、放烟花、约会情人……

在元宵节与情人约会有诗词为证。 欧阳修的《生查子》是这样写的: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 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不见去年人,泪满春衫袖。”辛弃疾的《青玉案》也有描述: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

我童年的元宵节没吃过元宵,没猜过灯谜,没见过烟花,更没约会过情人。唯一留有深刻印象的是在元宵节观灯,准确的说是放灯。

灯是纸糊的灯笼,简易简陋至极,秫秸做骨架,糊上一层薄薄的玻璃纸,里面安放一截寸许长的蜡烛,用一根细麻绳做系,拿根棍棒挑着。请千万别小看这纸糊的灯笼,一挑出来可是能吸过来好多双艳羡的目光的。

绝大多数的“灯”,是不能称作灯的,哪怕被称做简易的灯也不合适。但是,不可否认,那些“灯”千奇百怪,有创意,最了不起的一点,那都是孩子自己动手设计制造的。

先说材质,辣萝卜、红薯块、胶泥块、猪蹄甲,无所不有。造型更是多了去了,想要什么型就削成什么型,捏成什么型,有的天然成型,比如细长的辣萝卜去掉上头,挖个大大的深深地窝槽儿,双手一捧,不是个标准的“火炬”吗?燃油是个大问题,家里的煤油是有数的,倒不来,就偷偷的撕一块吊在房梁上的猪肉块上的膘油,再不然拿刀割一块猪肚子处的肥肉,拢在袖子里,飞跑出去,装在“灯”槽里,一切解决。灯芯那可是现成的,不必转圈子找寻,穿着的棉裤裆不是早开放了吗,棉花大大的有,撕一块,捻几下,夹在猪油或肥肉块里。

“灯”做成了。

满眼都是孩子们自作的“灯”,满眼都是孩子们满足、兴奋的笑脸。“灯”火比灯笼亮,还不怕风吹,孩子们就不再艳羡简直比国宝还稀有的灯笼。尤其是“灯”火烧的猪肉皮吱吱啦啦的响,肉皮和猪蹄甲被火烤的散发出的强烈的焦糊味、油香味,很能勾起孩子某一方面无限的遐想。紧跟着,辣萝卜、红薯块被火烤的时间长了,变熟变软,肉香味、薯香味阵阵扑鼻而来,那种美食的诱惑力可不是轻易能抵得住的了。我可是在放“灯”之后躲在“灯火阑珊处”品尝过那种“美食”的,那种世间少有的独特的风味我至今也没忘记。

元宵节的作文800字 篇9

又是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,元宵节。元宵熟了,漂在锅里,轻轻一拨打着旋儿,像我们扑棱扑棱的心跳,因为这又是一个心花摇曳思念的时刻……

满怀柔情,几丝眷念,花开有声,落英无语,甜黏的元宵嫣然了我们的思念……

生活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轮回。年年有今日,岁岁有今朝,良宵苦短,物是人非事事休。一锅元宵,一场团聚,一世离歌,惟有真情不老。每一碗元宵,每一个元宵都有着亲人的疼爱,它粘着血缘亲情,需要用心去咀嚼,或深或浅,或甜或淡....

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个念想串起人们的共鸣,它蕴含着相似的温暖,不同的人内心深处里流淌着不同的眷恋。

月色婵娟,灯光如昼,去年旧人何处寻。 珍惜此时团聚的光阴,珍惜此刻熟悉的笑脸,一盏灯,记录一段温馨的往事,一轮月,照亮魂牵梦绕的故园。月色婵娟,灯光如昼,去年旧人何处寻。

逢年过节合家团圆才算完满,节日里我们会被宠着,疼着,爱着,念着,幸福着,当然也会被孤单和寂寞包围着、画心为牢、心甘情愿、不由自主地期盼、痴念、纠结,难过,但无论怎样日子都得过。说白了年不过是一个字,元宵节也不过是个词,一个延展着生命时光与感情沾亲带故的词,人们寄予美好的憧憬。

今天元宵节,日圆月圆。华灯璀璨,焰火弥天,今宵月正圆,岁月如歌,翩舞升平,余音绕情绵元宵佳节,万千祝福,尽在不言。拾起记忆的花瓣,踏着元宵的鼓点,穿过缤纷的花灯,越过热闹的巷院,避过羞涩的月光,携着心田的祝愿,珍惜此时团聚的光阴,珍惜此刻熟悉的笑脸,一盏灯,记录一段温馨的往事,一轮月,照亮魂牵梦绕的故园。春风拂面,一眼万年,谁在灯火阑珊处。吃几颗元宵,品团圆的欢喜,愿前路春光明媚,愿山河安宁静美,愿岁月温柔待你我。

十五圆月照九州,

各族人民欢乐游。

威风锣鼓雄狮舞,

高跷秧歌使劲扭。

全神贯注花灯瞅,

灯谜趣味把人留。

彩灯写意世界的华彩,烟花放飞良好的祝愿,满月勾起无尽的思念。剪下美丽星空,把梦想给你,剪下元元明月,把健康给你,剪下元宵节的欢乐,把祝福给你,剪下我的思念,把幸运给你,心圆梦圆,圆圆满满;财源福源,左右逢源;情缘友缘,相逢是缘;心愿祝愿,愿愿随心!

今日元宵,舞凤飞龙成夜市,千家把酒赏花灯。观旧貌,动人春色画中诗,呈现红红火火大美景象;这场盛大的人间灯火,狂欢与自由的心花,在春节的收尾声中怒放。过了元宵,意味着也过完了大年。让我们带着憧憬和希望,不忘初心,满怀豪情,走进春天,放飞梦想,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光,一个崭新的春天!

《有关元宵节的作文800字九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