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作文 > 900字

春节的作文900字

时间:2025-10-06 15:33:22
【实用】春节的作文900字汇编十篇

【实用】春节的作文900字汇编十篇

在平凡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,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、中学作文、大学作文(论文)。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作文900字10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1

腊月二十五。买腊鼓,腊鼓就是鞭炮。老家的年集也叫“花街集”,后庄的小伙子站在高高的木板凳上,手里摇着一根挂了鞭炮的竹竿,高喊:“爆仗不响,不如买画贴墙上!”然后,就有人用香烟点燃,清脆的“噼里啪啦”声就在一团青烟中响起来。我父亲在人群中已经观察好一会儿了,他挤到小伙子跟前,说,买15挂。从大年三十开始,一直到这一年的端午节、中秋节,每个节日该放多少鞭,放多少响的,父亲早就计算好了。

我二哥在集的西头等着,等父亲把装了鞭炮的麻袋扛过来,放在木轮手推车上,二哥就哼着歌儿往家推。

鞭炮到家的那天傍晚,父亲会笑眯眯地拿出一挂,吩咐三哥去院子里放。说鞭炮到家了,要庆祝一下,因为只有这样,今年的鞭炮放起来才会既安全又响得好。

杀猪的宪珍哥哥在军队上当过屠夫,腊月二十六这天,他最忙。要杀猪的人家,几天前就在他那里排了号。

先是烧一大锅水,再弄一张结实的矮脚桌子放在老枣树下,几个男人就去猪圈里抓猪,那猪仿佛已经知道大难临头,竭力嘶叫,但终归会被捆了四腿,抬放在矮脚桌子上。宪珍哥哥嘴里咬着刀子背,挽着棉袄袖子,脚步叉开,左手死死地攥住猪嘴,右手只一挥,刀子就已经握在了手中,说一声:“猪羊一刀菜!”就把刀子在猪脖子处捅了进去,这是技术活,刀子进浅了,猪死不了;刀子进深了,猪血放不出来。常常听说,有年轻后生在自己家杀猪,猪却带着刀子跑了!这就是刀子扎浅了的原因;如果刀子扎深了,血流不尽,宰出的猪肉发紫,给人不新鲜、不干净的感觉。

宪珍哥哥在死猪脚上用刀子剌一个小口,把一根约莫1米长的钢筋棍捅进去,就在猪皮与猪身之间开了一个通道,如此三俩次,宪珍哥哥的嘴就开始对着猪脚上的刀口吹气,只一会的功夫,死猪就鼓鼓地胀圆了。这个叫“吹猪”的活,目的是便于拔猪毛,但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,却总感到一种神秘,由此,对宪珍哥哥就愈加崇拜。

(医院)把吹大了的死猪放进烧开的大锅水里,约莫二十分钟,再抬到矮脚桌子上,就开始褪猪毛。宪珍哥哥俩手并用,抓、蒯、捋,挠,因为猪毛刚刚在热水里浸过,还很烫,他嘴里就不断地发出“丝丝哈哈”的嘘声,因此还要不停地在凉水里蘸一下双手,这样,白白的猪皮就一片一片地显露出来。

没毛的猪被肉钩子吊在枣树上,破开的猪膛冒着滚滚热气。这个时候就是人们买猪肉的时间。但凡今年没养猪的人家,都会到我家来割肉,因为我父亲总是少要钱。那年猪肉8毛钱一斤,我父亲跟我母亲一嘀咕,卖给本村人就按7毛,有时零头也不要,总之,一头猪,往往要被村人买走一半。

入夜,猪肉的香味就飘满了院子。我们小孩子的幸福时刻就到了。母亲把一瓷盆煮熟的猪骨头端上来,父亲说一声;“吃吧”我们就一人拿一块骨头,或蹲、或站、或坐啃起来。多少年过去了,不知啃过多少猪骨头,牛骨头、羊古头,可是再也没有童年时候的美感。

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2

人们常说:“孩子们是最盼过年的。”一点没错,过年的时候,我们可以尽情的玩、尽情的笑,可以放鞭炮、可以点花灯……总之,“年”是属于我们的天堂,即使犯些小错儿,家长们也都能“宽容”的一笑了之,因为大人们也是很喜欢过年的。可是,今年过年的时候,我却无意中听到爸爸感慨道:“这年是越过越没味儿了。”正当我缠着爸爸,准备一探究竟的时候,他却指了指奶奶,说:“让奶奶给你讲讲咱农村老家老年间儿是过年的习俗,你就明白了。”

奶奶告诉我,老年间儿老家农村穷,可越是穷人家的孩子,就越盼着过年。通常树叶一落,大家就都缠着妈妈问:“还得多少天到年啊?”那时候,农村过年讲究可多了。一进腊月初一,家家都要炒玉米花儿,年头儿好时,也炒一些黄豆、葵花籽。奶奶说,那叫“腊月初一蹦一蹦”,可以使来年的日子过得更旺。当然,赶年集是农村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重头戏。所谓“赶集”就是那时农村没有集贸市场,大家便订个时间,要么逢一、三、五,要么赶二、四、六,总之,就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时间大家聚集在一起各取所需。农村每逢赶集就特别热闹,而“赶年集”就是一个地区过年前的最后一两个“集”,那更是热闹中的热闹了。奶奶告诉我,赶年集的时候人挨人、

人挤人,根本走不动,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,也许只为图个热闹红火的好兆头吧!到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王爷、吃糖瓜的日子。那时农村生活穷,一般人家只买一张灶王爷像。有时连新灶王爷像也不买,还供原来的旧像,说什么“老灶王爷知道咱家的底细,不换更好。”其实是买不起。穷归穷,这一天是一定要吃糖瓜、打扫房子的。屋顶、柜下以及平时不动的摆设,一律擦洗一遍,为的是干干净净、甜甜蜜蜜地过年。

临近大年三十,各家各户就开始蒸年糕、蒸馒头,盼着来年能“发”。通常都是奶奶或妈妈蒸,孩子们则负责拾柴烧火。蒸年糕的时候,年糕装锅时要给年糕扎眼儿,否则熟不透。蒸馒头的时候,馒头出锅的时候要往顶上点红点儿。这些通常也都是孩子们你争我抢的活儿。那时候,最难熬的是腊月二十九夜晚。家里大人一个劲儿地催睡觉,可孩子们就是兴奋得睡不着,恨不得天一下子亮了才好,睡不着,还躺在被窝儿里一遍又一遍地叮嘱:“鸡一叫,就得叫我起来放炮!”一年之中,孩子们总是早晨赖着不起,只有大年三十的早晨例外,只要一听到说“快起来放炮去”这句话,“蹭”地一家伙就窜出被窝儿,衣服还没穿利索,人已经跑到当院放炮去了。

欢天喜地的过了除夕夜,到了大年初一以后就是挨家挨户的拜年了。那时候交通不便,几家亲戚走下来要好几天的时间,因此也就留下了“不过十五都是年”的老话儿。

听着奶奶如数家珍般讲述着老家农村过年的种种习俗,回过头来再看看如今过年的境况,我终于明白了爸爸为什么会说“这年是越过越没味儿”的原因了。确实,如今这过年确实是少了一种“味儿”——一种“人情味儿”!

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3

在中国人眼里,春节,无疑是一年里最为重要的节日了。因为过了这一天后,便又是崭新的新一年了。因此,人们总要花大把时间来准备、装饰。

一般大概腊月中旬,人们便会奔波于各种各样的商场、干果店、杂铺店中。其实从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我们便已经能感受到那股浓浓的、甜蜜的气息。这种时候,大人忙着置办年货,我们小孩子也不例外,都缠着家人买可口的零食、干果,或玩具。这或许也是一年中唯一一段可以随意的买吃的、玩的时候了。

等到腊月二十三——小年这一天时,人们也会放放烟花、火炮之类的,基本上从这天起,一直到初五、初六时,晚上才不会听到烟花、火炮的声响。小年,其实说起来是年,但现在已经不怎么流行过小年了,只是从这天起,各条大街上都摆 ……此处隐藏5353个字……。结果我们拽的面有粗有细,有厚有薄,五花八门。大的和书本一样,小的和指甲盖一样,中吃不中看。面煮好后,我们把熟菜倒进去,这些菜里有香菇、木耳、海带等等,舅舅还放了些鸭肉在里面,闻着香极了。旁边的行人经过,都忍不住停下脚步使劲闻几下,还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。我们往里面放些盐、胡椒面、鸡精等调味的料,把锅盖焖上。不一会,香喷喷的味道飘出来,舅舅说道:“面条好了!”我们都垂涎三尺。我帮姐姐把碗筷拿出来,姐姐为大家都盛了一碗。大家拿着碗筷,连赞叹都顾不上说了,狼吞虎咽地吃着。我赶紧也大吃了一口,烫得我直吐舌头。去取水的哥哥跑回来看到这情形,也急忙扔下盆,端起一碗面,呼噜呼噜地吃起来了。我忍不住放下碗筷,拿起相机,为大家拍了一张照。我看到面条不冒热烟了,才拿起面条,吭哧吭哧地吃起来。这面汤非常好喝,里面的面片味道十分清淡,正合我的胃口。汤里的小香菇又小又精致,十分美味。我们把面吃完了,还剩下一锅汤。虽然汤里只有一些姜葱蒜苗,但是十分的香,我抓紧时间,又抢了一碗,生怕汤被别人抢去。

饱餐一顿后,大家想直接收拾收拾走人,哪知小妹妹一本正经地对大家说:“不能走,满地的垃圾还没收拾呢,我们把垃圾捡起来才能走,不然会破坏环境的。”大家一听,急忙拿出塑料袋,开始捡垃圾。哥哥调侃说:“我们都这么大了,还没有一个小孩有环保意识呢!”大家都不好意思地笑了。

这次春节野炊,我们都很开心。家人团聚,团团圆圆,春节都是去访友探亲,大鱼大肉,出去玩玩,锻炼身体,开阔视野,那叫个开心啊!

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9

岁月如梭,时间已在冬雪中渐渐离去了,春姑娘现出了身影,轻轻挥洒衣袖,大地便换上了新衣。年二十九正是春节前一天,我们大大小小的成员便动手制作食物——煎堆,希望在新的一年它能给予我们好的寓意。

岁晚煎堆,人有我有。我们都迫不及待了,在阳光的照射下,拿出凳子便往上一坐,回头看一下时间正是十二点了。这时眼往前一看---“哇”,奶奶拿着两大包的,肩膀侧身走过来,我迅速解开了捆着的绳子,往里一看——是雪白的爆谷花,奶奶再拿出了一个大的铁盆,然后往这铁盆里倒出了满满的爆谷花,我便拿手往这爆谷花中间扒开了一个大洞,检查了一下这爆谷花还有没有外壳。天哪!奶奶拿出了一壶烧开的酒,往这爆谷花一倒,倒酒时是要适当的量。接下来奶奶洗了一下手,伸进了这倒了酒的爆谷花中,搅均匀了这酒。爸爸拿出了保鲜纸,只见他把手伸进了保鲜纸里,然后把一些爆谷花放在了保鲜纸内,把两只手都合拢了,开始时把保鲜纸内的爆谷花先成一个大概的圆形,再继续不停的搓一搓,等着爆谷花已经合实在一起了,就可以从保鲜纸内拿出那煎堆了,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很快第一步的煎堆就完成了。接下来就是第二步骤了;我拿出了一个类是洗脸盆大的盆子,然后往里倒了些面粉,放进了分量合适的水,再用筷子搅均匀了一下,奇怪了,这时奶奶又拿出了两个盆子,我问了一下:“奶奶这是用来干什么的。”奶奶回答了一下说:“用来装一下面粉的。”面粉浆搅拌晚了,接下来我先把那搓均匀的的煎堆放进了这黄黄的带白的粉浆里,用了筷子将煎堆再这里面滚了一下,要把煎堆均匀地涂上粉浆后,我迅速地再把这煎堆拿起放到了奶奶的面粉上,我不停为煎堆涂上粉浆,奶奶、爸爸、妈妈就不停地将放在面粉里的煎堆做“修补”——用手把一些裂开的缝合起,这样不停的放、修补,就已经到了最后一个步骤了——檫油。妈妈拿出一只碗往里倒上了半碗油,而我就拿起煎堆往碗上沾了小许的油,再用手将油搓均匀就完成一个了。当然,这都是炸前的一个准备功夫,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——炸。炸,首先就要开好油锅,等油到适当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放下一个又一个的煎堆了,等煎堆炸到金黄脆的时候就可以上碟了,因为数量多,所以我们炸好煎堆后都会放进一个大盆里,香喷喷的煎堆我们都想尝试一下,一拿起它热得不得了。做煎堆之前要首先把爆谷花的壳捡掉。

在这制作的过程中,我又一次学会了做煎堆,又一次尝受到了做煎堆的快乐,说说笑、动动手的滋味是那么回味无穷。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喜气洋洋的。

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10

俗话说“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免渡河小镇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,这里的人们都是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,民风民俗是东西结合,南北结合,但多半沿用了东北人过年的习俗。

每年一进腊月了就有了年味,人们开始办年货,每天逛街的人络绎不绝,有的买年画,有的买年货,街市上东西多得堆成了一座座小山,货物品种齐全,各种副食及日用百货琳琅满目,应有尽有。一走进商店,人山人海,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。精巧的中国结,巧夺天工的剪纸,让人目不暇接的小饰品摆满了柜台。

到了腊八这天,家家熬腊八粥,泡腊八蒜,扒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,为了过年吃饺子用。到了晚上街上响起了稀稀拉拉的鞭炮声。

过了腊八年味更浓了,家家户户杀鸡,宰羊,蒸馒头,包冻饺子。妇女和孩子开始买新衣服,买鞭炮。

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,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彩排了。人们忙着炸丸子,炖肉。到了腊月二十四,扫房子,将家里的物品清洗干净,不用的东西都处理掉,借这种除旧布新的方式迎接新年。

盼望着,盼望着,新年的脚步终于近了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,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。离过年还有好几天,人们就在为三十晚上这顿团圆饭,紧锣密鼓的筹划准备,把这顿饭所用的东西准备得一应俱全。

过年了!过年了!在孩子们稚嫩的喊声中新年拉开了大幕。上午街上鞭炮声不断,人们忙着贴对联,贴年画,挂中国结。把瓜子、糖摆在桌子上,孩子们跑到街上找小朋友玩。到了三十晚上家家挂起了大红灯笼,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,品尝着团圆大餐的美味,听着窗外的爆竹声,边守岁,边看春节联欢晚会,这浓浓的节日气氛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十二点,新年的钟声敲响了,家家都燃起了鞭炮,整个小镇霎时间变得五彩斑斓,瞧,空中的烟花如绽放的牡丹,又如盛开的玫瑰,色彩艳丽的菊花,一朵接着一朵在天空怒放。妖艳的花朵把空中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。“嗵!”从地面升起一团火球,他飞到半空,“啪”的一声化成千万颗小星星,飞溅起来,然后一颗颗拖着长长的尾巴,缓缓地落下。“嗵,嗵,嗵!”“呯,呯,呯!”一颗颗发亮的焰火争先恐后地蹿上夜空,景色越来越壮观了,天上的礼花结成彩,地上的灯火一片红。此刻免渡河成了花的海洋,灯的世界。爆竹声更是一阵接着一阵,小镇被爆竹声淹没了。
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
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
随着大街小巷的爆竹声,新的一年开始了。

大年初一小朋友们早早起来给长辈拜年,长辈给压岁钱,大人孩子都换上了新衣服,到亲戚朋友家拜年。免渡河民风纯朴。免渡河人粗犷豪爽,热情好客。如果碰见客人来拜年,会留客人同主人一起品尝美味佳肴。美酒甘甜,情更浓。举杯畅饮庆新春。

正月十五,新年的又一个高潮来到了,人们到街上看秧歌,看灯展,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、放鞭炮、吃元宵。到了正月十六,年才算过去。人们带着对节日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憧憬,又投入到各自的岗位中去。农民准备春耕,上学的孩子准备返校,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。

《【实用】春节的作文900字汇编十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